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:“坚持创新发展,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,不断推进理论创新、制度创新、科技创新、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,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,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。”创新的事业必须由创新的人才来干,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。习近平指出:“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。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。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,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、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、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。”
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要件。培养个体的批判性思维能力,有助于提高其认知能力、创新思维能力、实践能力,从而提高个体的创新能力。
批判性思维要求人们敢于怀疑,善于肯定和否定;获取信息,但不做信息的俘虏;勇于挑战权威,善于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。批判性思维要求人们跳出自我,站在不同角度、不同立场思考,得出更为理智的结论。批判性思维使人更加谦和,能够倾听不同的声音,比较不同的观点,谨慎论证梳理自己的观点,从而使观点更有说服力,而不是强加于人。
对于学校而言,教师是学校创造力的主体,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,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,再通过科研检验解决办法和新的实践,得到理论和实践的提升,再在新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实践教学。而要实现这样的良性循环,就需要培养教师的批评性思维能力。
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老师,又能够在学生的认知发展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。训练学生如何在各个认知阶段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去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,从而让每位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这一有效思维模式,成为其一生都具有的能力,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力。
作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,主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中等实用型人才,而批判性思维已成为新时代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能力。因此本学期,借助西城区职成教中心培训平台,由于名额有限,挑选了10位不同学科的教师参加 “批判性思维”专题培训, 以期通过提高各学科部分老师的批判性思维能力,使“批判性思维”渗透到学校各个学科,从而带动全校教师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,最终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力。

我校教师与培训老师合影